深圳市联欧建设实业有限公司,集各类球场、运动场设计、施工于一体的建筑工程公司,工程建筑施工ISO三体系认证!上万家施工案例,学校幼儿园、市政、小区物业、球场体育馆等诸多单位一致好评!

咨询热线(微信同号)

18948708261

联系我们

  • 深圳市联欧建设实业有限公司

    电话:075526781846

    手机号码:18948708261

    地址: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广弘中心B座909室

当前位置:首页 > >新闻资讯 > > 常见问题

哪些塑胶跑道褪色现象是不合理的?

发布时间:2025-09-28 16:44:11


 

随着使用年限增加,长期日光照射,一般在三五年之后,塑胶跑道褪就会逐渐褪色,这属于正常现象。当然也有不合理的褪色现象,不合理的褪色通常意味着产品质量低劣、施工工艺不合格或材料配比有误,这不仅是美观问题,更可能伴随着有毒有害物质的释放,影响健康。

 

合理的褪色(正常老化):

时间跨度长:通常在投入使用3-5年后,才开始出现轻微的色泽变淡。

褪色均匀:颜色变化在整个跑道表面是均匀的,没有明显的色块差异。

仅颜色变淡:主要表现为色彩饱和度降低,但不会出现颜色“花哨”的改变(例如,红色变成粉白色,而不是变成奇怪的杂色)。

伴随其他正常老化迹象:同时可能伴有轻微的磨耗、弹性轻微下降等,但表面材质没有粉化、皲裂。

 

不合理的褪色(不正常劣化):

时间短:在一年内,甚至几个月内就出现明显的褪色。

褪色不均匀:跑道表面出现“地图状”、“云朵状”的斑驳色差,有的地方深,有的地方浅。

严重粉化:表面材质强度不足,颗粒状EPDM橡胶脱落,用手或鞋底摩擦会掉色,露出下面的黑色底层。

颜色变异:不仅变淡,还可能发黄、发白,或者出现非本来的奇怪颜色。

伴随其他劣化现象:同时出现起泡、脱层、皲裂、粘脚等问题。

 

如何判断塑胶跑道褪色是否合理正常?

1、时间判断:

核心逻辑:这条跑道用了多久?如果崭新的跑道第一个夏天过后就“面目全非”,那基本可以断定是不合理的。

2、视觉检查:

整体观感:站在高处俯瞰,褪色是均匀的整体变浅,还是斑驳不堪?

对比检查:找到平时被踩踏较少的地方(如最边缘的跑道、器械区下方),与经常被踩踏的区域(如起跑线、弯道)进行颜色对比。正常使用磨损会导致经常踩踏的地方颜色变浅更快,但差异不应过于巨大和刺眼。如果不常被踩的地方也严重褪色,那问题更大。

检查阴影处:对比被阳光直射的区域和被建筑物树木遮挡的区域。如果阳光直射区褪色严重得多,说明跑道的抗紫外线能力(耐候性)极差,这是材料不合格的典型表现。

3.  物理检查(徒手测试):

摩擦测试:穿深色袜子或用手用力在跑道表面摩擦十几下,观察是否明显沾上颜色颗粒。如果大量掉色,说明面层EPDM颗粒的粘结剂不足或颗粒本身质量差。

粉化测试:用手掌用力按压并搓动跑道表面,观察是否有粉末状物质脱落。严重粉化是质量低劣的铁证。

弹性检查:用钥匙或坚硬物体按压表面,感受其弹性。不合理的褪色往往伴随着物理性能的下降,感觉跑道变硬、变脆。

 

不合理褪色的主要原因

1、材料质量问题:

劣质颜料:使用了廉价的无机颜料或染料,而不是高档的、抗紫外线的有机颜料。

EPDM颗粒问题:核心的面层颗粒非纯正的EPDM(三元乙丙橡胶),而是掺入了大量回收橡胶、轮胎碎粒等废料,这些材料本身颜色不稳定且易老化。

粘结剂问题:聚氨酯(PU)粘结剂质量差或比例不当,无法有效包裹和固定彩色颗粒,导致颗粒快速暴露脱落。

2、施工工艺问题:

配比错误:施工时,PU粘结剂与EPDM颗粒的比例未按标准执行,粘结剂过少,颗粒过多。

施工环境不当:在雨天、高温或高湿环境下施工,影响材料固化,导致粘结力下降。

偷工减料:减少了抗紫外线、抗老化等添加剂的使用,以降低成本。

3、设计规范问题:

面层厚度不足:国家标准要求田径跑道面层厚度至少为13mm。如果面层太薄,颗粒容易很快被磨掉。

 

褪色背后潜在的健康风险

不合理的快速褪色和粉化,往往不仅是质量问题,更可能是环保问题。

劣质材料可能含有:

重金属:如铅、铬、镉等,用于稳定颜色,它们会随着粉尘被吸入人体。

多环芳烃(PAHs)、邻苯二甲酸酯类(塑化剂):来自回收橡胶,具有致癌、致畸风险。

游离TDI(甲苯二异氰酸酯):来自劣质聚氨酯粘结剂,对呼吸道和眼睛有强烈刺激作用。

 

如果通过上述方法判断,确定塑胶跑道的褪色是不合理的,尤其是短期内出现严重、斑驳的褪色并伴有粉化现象,建议采取以下行动:

1、记录证据:拍摄高清照片和视频,记录褪色和粉化情况,标注出时间点。

2、寻求专业检测:联系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(如CMA、CNAS资质),对跑道面层进行检测。关键检测指标应包括:物理性能(厚度、冲击吸收、垂直变形)和化学环保指标(重金属含量、多环芳烃、TVOC等)。

3、与相关方沟通:将问题和检测报告提交给跑道的管理方(如学校、体育局)、施工方和监理单位,要求其依据合同和国家标准(GB 36246-2018 《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》)承担责任。

4、关注健康:在问题未解决前,应尽量避免使用该跑道,特别是儿童。活动后应及时洗手、更换衣物。